最新事故
2025年4月8日21时48分,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国恩老年公寓发生火灾。23时左右,现场明火被扑灭。据初步统计,截至4月9日凌晨3时,火灾共造成20人死亡。
火灾发生后,消防、应急、公安、卫健等部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救援。截至2025年4月9日,19名未受伤人员送医观察。公寓相关负责人已被公安机关控制,事故原因调查、家属安抚等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2025年4月9日,国务院安委会对该事故挂牌督办。
典型案例回溯
4·4东莞养老院火灾事故
2024年4月4日凌晨,在东莞市一家养老院发生的火灾事故,最终造成4名老人死亡,9人受伤。事故造成过火面积约20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251.1316万元。
2024年11月15日,东莞市应急管理局在其官网发布《东莞万江康怡护理院有限公司“4·4”较大火灾事故调查报告》,对于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通过监控视频、现场勘验、检测鉴定及调查实验分析,事故调查组认定起火原因为303房间9号床上由打火机明火引燃床上可燃物品,与9号床老人有关。
11月16日,东莞纪检监察网公布该事件的处理结果,公安机关依法对东莞康怡护理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兼总经理陈志威进行立案侦查,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1·4辉南县养老院火灾事故
2017年1月4日早4时10分吉林辉南县朝阳镇一安老院发生的火灾,4时27分燃火被扑灭,火灾造成7人死亡。
5·25鲁山养老院火灾事故
2015年5月25日20时左右,河南省鲁山县城西琴台办事处三里河村的一个老年康复中心发生火灾。
事故造成39人死亡、6人受伤,过火面积745.8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2064.5万元。
调查认定,该事故为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康乐园老年公寓不能自理区电器线路接触不良发热,高温引燃周围的电线绝缘层、聚苯乙烯泡沫、吊顶木龙骨等易燃可燃材料,造成火灾。
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认定和对58名责任人进行了处理。 2016年4月21日上午9点,河南省鲁山县康乐园老年公寓大火案在鲁山县人民法院首次开庭审理。鲁山县康乐园老年公寓法人代表范花枝等6人因重大责任事故罪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事故部分成因解析
1、消防设施缺失或失效
部分养老院未按规定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或设施损坏后未及时维修。
消防通道被占用、疏散指示标志缺失或损坏,导致火灾发生时人员无法及时逃生。
2、电气线路老化或违规用电
养老院电气线路未定期检修,存在老化、短路等问题。
部分机构为节省成本,使用劣质电器产品,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增加火灾风险。
3、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
养老院负责人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未制定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工作人员未接受专业消防培训,缺乏火灾应急处置能力。
夜间值守人员不足,火灾发生时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置。
4、建筑结构及装修材料问题
部分养老院为扩容擅自改造建筑结构,导致避难空间丧失。
使用易燃装修材料,火灾发生时火势迅速蔓延。
政策引领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养老院消防安全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旨在加强养老院消防安全管理,保障老年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民政部、国家消防救援局联合制定了《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并于2023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有效期5年。
该规定对养老机构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度建设、多主体责任、合建要求、分区要求、布置要求、消防设施管理、用电管理、用火管理、用气管理、建筑材料和装修装饰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要求。
政策明确要求养老机构建立健全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员及职责;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根据情况及时修订完善;与其他单位共同使用同一建筑时,应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设置在合法建筑内,不应设置在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等建筑内;加强消防设施管理,按照国家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器材,并设置规范、醒目的标识等。这些政策为养老院消防安全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
应用现状
“十四五”期间,国家将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纳入民生保障重点领域,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标准制定推动智慧消防建设。
例如,2023年《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确了消防设施配置、责任体系等要求,并鼓励引入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
智慧消防在养老院的应用主要应用场景(不限于以下3种):
1、实时监测与预警
物联设备一体化监测:在用电、燃气、消防水源等关键区域安装智能感烟探测器、温度传感器等设备,实现24小时动态监测,异常数据实时推送至管理后台。
电气火灾防控:通过智慧用电监测装置,分析线路过载、温度异常等隐患,提前预警。
2、数字化巡查与管理
消防巡查APP:将消防设施、巡查路线数字化,护工通过APP按提示排查并上报隐患,系统自动生成整改报告,打破传统纸质记录的盲区。
设施维护跟踪:对消防设备从损坏到更换全程跟踪,确保维保闭环管理。
3、应急响应与联动处置
分级预警机制:根据隐患严重程度向机构、属地政府、消防部门三级推送预警信息,如慈溪试点中系统自动触发电话和短信通知。
微型消防站联动:与周边企业、社区建立应急协作机制,实现初期火情快速处置。
痛点与挑战
1、建设水平不均衡
大型机构因资金充足可全面部署智能设备,而乡镇小型养老院受限于资金和技术,智慧消防覆盖率不足30%,仍依赖基础灭火器。
2、技术整合难度大
物联网、通信等领域技术标准不统一,导致数据孤岛现象,难以实现跨系统协同(如部分报警系统无法与消防水源监测联动)。
3、管理机制待完善
部分机构设备维护滞后,护工操作不规范,甚至存在“重安装、轻使用”现象,削弱技术效能。
实践案例
北京康养・颐寿嘉园善果寺养老院
项目背景:该养老院自 2005 年运营,传统消防系统存在管理弊端,各业务系统数据统计模块有壁垒,信息难以整合,且依赖人工维保巡检,难以满足管理需求。
解决方案:特致珈公司为其量身定制数字消防解决方案,集成电气火灾隐患监测、消防用水监测等多项功能。在院区关键区域安装传感器,通过物联网技术将数据传输到云平台,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针对紧急避难间,安装有线监控录像机并配置人员区域入侵算法。
实施效果:云平台能实时采集和分析数据,自动识别异常并预警,提升了火灾防控能力。配电系统经过改造,可实时获取关键信息,发现隐患立即告警。改造后的系统具备 “四快” 处置功能,还增加了 AI 算法识别等先进功能,为老人的消防安全提供了全方位保障。
德州市德城区养老机构
项目背景:为加强养老服务保障,守牢安全发展底线,解决养老机构从业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专业化程度不高、消防信息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
解决方案:建设 “智慧消防系统”,集成安全标准化隐患巡查等七大功能。根据各养老机构实际情况,配置 “RFID 巡查芯片”、智慧用电监测装置等智慧消防硬件设施,构建互联网 +、物联网 + 一体综合联动的消防安全监管平台。采取 “线上技防、线下人防” 的综合监管举措,形成 “1+7+N” 智慧消防监管一张网。
实施效果:实现了远程智能化日常监管,当发现消防隐患时,系统自动向相关责任人发送预警电话和短信,做到 “实时化、信息化、智慧化、安全化” 管理,开创了消防安全监管新局面,有效降低了事故发生率,营造了安全的养老环境。
扬中市养老机构
项目背景:为守牢民政服务机构安全发展底线,扎实推进养老机构新型消防设施建设工作。
解决方案:市民政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划分片区、落实责任。组织养老机构负责人开展业务培训,邀请消防救援大队专家上门指导。通过召开座谈会等举措降低安装建设成本,并用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补贴支持建设。
实施效果:提前半年实现全市 29 家养老机构 “智慧消防” 建设全覆盖,采取 “线上技防 + 线下人防” 的综合监管举措,提高了养老机构及时发现火灾隐患的能力,降低了发生火灾的风险。
发展方向
1、技术标准化与普惠推广
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推动智能烟感、自动喷淋等设备在乡镇机构的普及,政府可通过补贴降低中小机构改造门槛。
2、智能防控升级
引入AI算法分析火灾风险,结合老年人行为特征(如卧床吸烟)定制预警模型,提升防控精准度。
3、社会共治网络
建立“保险+科技+服务”新模式,将消防评级与机构运营许可挂钩,强化应急响应能力。
小结
面对人口老龄化加速与消防安全需求升级的双重挑战,需要构建"政策牵引-技术赋能-机制创新"三位一体的新型防控体系。未来需重点突破三个转化瓶颈:将技术装备转化为防控能力、将制度文本转化为治理效能、将个案经验转化为标准范式,真正筑起守护银龄群体的"数字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