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 > 会员之家 > 学术研讨 >

“九小场所”消防管理的要点

作者:冰封启示录添加时间:2025-11-01查看次数:37

九小场所,你了解多少?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九小场所” 无处不在,它们就像城市的毛细血管,分布在各个角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你可别小瞧这些场所,虽然它们规模不大,但却承担着重要的功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究竟哪些属于九小场所呢?

小型学校幼儿园,是孩子们启蒙学习、快乐成长的摇篮。在这里,孩子们开始认识世界、结交朋友,老师们悉心教导,为孩子们的未来奠定基础。小医院,包括乡镇卫生院、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院以及床位数30 张以下的其他小医院(诊所)、疗养院、养老院、福利院等,它们为我们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守护着我们的健康。头疼脑热、日常体检,我们常常会去这些小医院,便捷又贴心。小商店,也就是建筑面积300 平方米以下的小商场(商店、市场),别看它面积不大,生活所需的各类日用品、零食饮料,在这里基本都能找到,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小餐饮场所,像那些额定就餐人数100 人以下的小饭店,是我们享受美食的好去处。无论是早餐的热气腾腾的包子油条,还是午餐、晚餐的丰盛炒菜米饭,又或是夜宵的烧烤啤酒,这些小餐饮场所满足了我们的味蕾,让我们品尝到各种美味佳肴。小旅馆,床位数50 张以下的小旅馆,为旅行者、出差人士提供了临时的栖息之所。当我们出门在外,疲惫时能在小旅馆里好好休息一晚,养精蓄锐,迎接新的一天。小歌舞娱乐场所,设置在建筑物首层、二层、三层且建筑面积200 平方米以下的小公共娱乐场所,以及小网吧、小美容洗浴场所,建筑面积 200 平方米以下的洗浴、足疗、美容美发美体、酒吧、茶社、棋牌室、咖啡厅、健身俱乐部等小休闲健身场所,是我们放松身心、休闲娱乐的选择。工作之余,约上三五好友去唱唱歌、打打牌、做个美容,享受惬意时光。小生产加工企业,职工总人数50 人以下或者设有 30 人以下员工集体宿舍的小生产加工企业,它们虽然规模小,但在经济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生产着各种各样的产品,满足市场的需求。

这些“九小场所” 虽然规模较小,但却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医疗、购物、餐饮、住宿、娱乐等多方面的服务,是城市活力和烟火气的重要体现。然而,也正因为它们规模小、分布散、人员杂等特点,消防安全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旦发生火灾事故,由于其自身的一些局限性,如消防设施不完善、疏散通道狭窄等,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所以对“九小场所” 的消防管理至关重要,不容有丝毫懈怠。

隐患重重:九小场所的火灾危机

九小场所虽然规模不大,却潜藏着众多火灾隐患,这些隐患犹如一颗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电气线路问题是九小场所中最为常见的隐患之一。不少小场所为了节省成本或者贪图方便,私拉乱接电线的现象屡见不鲜。那些杂乱无章的电线就像一条条随意缠绕的“蛇”,有的直接暴露在外,有的被随意地钉在木板、墙壁上,没有任何保护措施。这样一来,电线很容易受到磨损、挤压,导致绝缘层破损,从而引发短路起火。还有的场所存在电线老化的问题,电线外皮已经变得脆弱、开裂,失去了应有的绝缘性能,却依然在 “超期服役”。而且,一些商家为了满足各种电器设备的用电需求,还会使用大功率电器,导致线路超负荷运行。就像一个小水管,却要强行通过大量的水,最终只能不堪重负,引发事故。长期的过载运行,会使电线发热,加速电线老化,增加火灾发生的风险。据相关统计,因电气线路问题引发的火灾在九小场所火灾中占比相当高。

消防设施缺失或损坏也是九小场所面临的严峻问题。按照规定,九小场所应该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火栓、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等,可在实际情况中,许多场所却没有这些基本的消防设备。有的即使配备了,也是过期失效的,或者因为缺乏维护保养,处于损坏无法使用的状态。当火灾发生时,这些缺失或损坏的消防设施根本无法发挥作用,无法在第一时间控制火势,给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违规用火现象在九小场所中也时有发生。在一些小餐饮场所,厨房的操作间内,燃气泄漏、油锅起火等情况并不少见。操作人员如果缺乏消防安全意识,在使用明火时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火灾。还有的小生产加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明火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却没有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在作业现场周围随意堆放易燃可燃物,一旦火星飞溅,就可能引发熊熊大火。

2024 年 1 月 24 日,江西新余渝水区一临街店铺发生特别重大火灾事故,共造成 39 人遇难、9 人受伤。经初步查明,该楼地下一层正在进行冷库装修,因施工人员违规动火施工造成起火。起火建筑地下一层与首层共用的两部疏散楼梯均不是封闭楼梯间,各功能区之间没有进行有效防火分隔。起火后浓烟沿着楼梯间快速涌上二楼,二层博弈教育培训机构39 名师生正在上课,与之一墙之隔的聚馨源宾馆里还有 15 名人员,当大家发现教室内有烟气时,整个楼道和疏散出口已经被大量有毒浓烟封堵,逃生极为困难 。这起事故就是因为违规用火和建筑防火分隔等消防安全隐患未得到重视和整改,最终酿成了惨重的悲剧。

2024 年 4 月 8 日 3 时许,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岭脚镇人和村发生较大火灾事故,造成 5 人死亡,过火面积约 800 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 81.15 万元。经调查认定,这起火灾是一起因屋主没有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未设置防火分隔、配齐消防设施,违法搭建铁棚、私拉乱接电气线路导致的较大火灾事故。该建筑一层、二层楼面整层连通,用于经营,三层、四层砌墙分隔用于居住,东侧和南侧外墙搭盖单层钢结构铁棚,与主体建筑一层平齐且相连通,铁棚内电气线路故障引燃附近可燃物蔓延成灾。建筑未设置有效的防火分隔,下层经营场所与上层居住场所未设置有效的防火分隔,火灾发生后大量高温有毒烟气沿楼梯间向上蔓延,形成烟囱效应,疏散通道被浓烟封堵,最终导致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都在警示着我们九小场所的火灾隐患不容忽视。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引发一场大火,夺走人们的生命,毁掉无数家庭的幸福。所以,加强九小场所的消防管理,刻不容缓。

消防管理要点

面对九小场所的火灾隐患,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采取有效的消防管理措施,消除隐患,为人们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

消防设施配备与维护

九小场所应按照规定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这是火灾防控的基础。灭火器是最为常见的灭火工具,不同类型的场所需要配备合适类型和数量的灭火器。比如小商店、小餐饮场所等,一般50 平方米应配备 2 具 4KG 干粉灭火器,并将其放置在明显且易于取用的位置,如门口附近。同时,要确保灭火器在有效期内,压力正常,零部件完好无损。像那些过期的灭火器,压力不足,一旦发生火灾,根本无法发挥作用,就如同摆设一般。消火栓也是重要的消防设施,设有室内消火栓的场所,要保证供水正常,消防水带、水枪等器材齐全,且阀门能正常开启和关闭。

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同样不可或缺。在火灾发生时,可能会出现断电的情况,此时应急照明就成了人们逃生的“光明指引”,它能让人们看清疏散通道,避免在黑暗中惊慌失措。疏散指示标志则明确地指示出安全出口的方向,引导人们快速疏散。它们应设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 1.0m 以下的墙面或地面上,且间距要符合规定,保证在任何位置都能清晰地看到。独立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能在火灾初期及时探测到烟雾,发出警报,提醒人们迅速采取措施,为扑灭初期火灾和人员疏散争取宝贵的时间,每个房间屋顶都应安装不少于 1 个。

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维护和检查至关重要。每月至少要对灭火器进行一次检查,查看外观是否有损坏、腐蚀,压力是否正常等。消火栓系统也要定期检查,包括检查水压是否达标,水带是否有破损、发霉,水枪是否完好等。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要定期测试其亮度和工作状态,确保在关键时刻能正常使用。对于损坏或失效的消防设施,要及时维修或更换,绝不能让它们“带病工作” 。只有保证消防设施时刻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才能在火灾发生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杜绝违规行为

违规行为是引发火灾的重要因素,必须坚决杜绝。严禁在九小场所内违规住人,尤其是“三合一”“多合一” 场所,住宿与经营、仓储部分混合在一起,一旦发生火灾,人员很难逃生,极易造成重大伤亡。像一些小旅馆,为了节省成本,在经营区域内违规设置员工宿舍,且没有采取有效的防火分隔措施,这是非常危险的。燃气使用场所也严禁住人,因为燃气一旦泄漏,遇到明火就会引发爆炸和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占用、堵塞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行为也绝对不允许。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是火灾发生时人员逃生的“生命通道”,如果被杂物堵塞,或者被锁闭,人员就无法及时疏散,只能被困在火灾现场。比如在楼梯间内堆放杂物,在室内或通道、门口停放电动自行车等,这些行为都严重阻碍了疏散通道的畅通。在紧急情况下,哪怕只是几秒钟的延误,都可能导致生命的消逝。

在门窗、楼道上设置影响逃生、灭火救援的金属栅栏、防盗网和门头牌匾等障碍物也是不被允许的。这些障碍物会阻碍人员逃生,也会给消防救援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当火灾发生时,消防队员无法快速进入场所进行救援,被困人员也无法通过窗户逃生。如果确实需要设置这些设施,一定要预留逃生口、救援口,并确保其能够正常开启和使用。

违规用火、用电、用气的行为更是火灾的“导火索”。私拉乱接电气线路,使用大功率电器,电动自行车在室内或楼梯间违规充电,在营业期间进行动火、焊割等作业,焚香、点蜡、烧纸,电气线路、移动插座直接装设在可燃物上,燃气使用场所未安装燃气泄漏报警仪,燃气瓶超量储存等行为,都存在着极大的火灾风险。电气线路私拉乱接容易导致线路短路,引发火灾;大功率电器的使用会使线路过载,加速电线老化;动火作业时产生的火星,一旦接触到易燃可燃物,就会引发熊熊大火。所以,必须严格遵守用火、用电、用气的安全规定,消除这些火灾隐患。

提升人员消防意识与技能

提升九小场所人员的消防意识与技能,是预防火灾和应对火灾的关键。要对员工进行全面的消防培训,让他们充分了解本场所的火灾危险性。不同类型的场所,火灾危险性也不同。小餐饮场所,厨房的明火、燃气泄漏以及油烟积聚都容易引发火灾;小生产加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易燃原材料、机械设备的故障等都可能导致火灾。只有了解了这些危险性,员工才能在日常工作中更加谨慎,注意防范火灾。

员工还应掌握报警、使用消防器材、组织疏散逃生和扑救初期火灾的技能。当发现火灾时,要能迅速拨打119 报警电话,准确地告知火灾发生的地点、火势大小、是否有人被困等信息。熟练使用灭火器、消火栓等消防器材,在火灾初期将火势控制住,防止火灾蔓延。组织疏散逃生时,要保持冷静,引导顾客和其他人员按照疏散指示标志的方向,迅速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区域,避免拥挤和踩踏事故的发生。在日常培训中,可以通过理论讲解、实际操作演练等方式,让员工真正掌握这些技能。比如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模拟火灾场景,让员工亲身体验火灾发生时的紧张氛围,提高他们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播放火灾事故案例视频等方式,增强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让他们深刻认识到火灾的危害性,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消防知识和技能。

建立健全消防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消防管理制度,是确保九小场所消防安全的重要保障。要明确消防安全责任制,场所的负责人是消防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对场所的消防安全全面负责。其他员工也要明确各自的消防安全职责,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比如,有的员工负责日常的防火巡查,有的员工负责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有的员工负责组织疏散逃生等。

制定完善的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也是必不可少的。消防安全操作规程要涵盖场所内各个环节的消防安全要求,如用火、用电、用气的操作规范,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等。应急预案则要明确火灾发生时的应急处置流程,包括报警、疏散、灭火、救援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措施。定期开展消防演练,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组织员工进行实战演练,检验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通过演练,员工可以熟悉疏散路线和安全出口的位置,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提高协同配合能力,在真正面对火灾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还要建立防火巡查制度,定期对场所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记录并整改,确保场所的消防安全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人人有责,共筑安全防线

九小场所的消防安全,关乎每一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经营者作为场所的主要责任人,必须把消防安全放在首位,切实履行好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要严格遵守消防法规,积极主动地落实各项消防管理措施,定期对场所进行自查自纠,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而忽视消防安全,心存侥幸,否则一旦发生火灾,将追悔莫及。

员工是九小场所日常运营的参与者,也肩负着重要的消防安全责任。要积极参加消防培训,认真学习消防知识和技能,在工作中严格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当发现火灾隐患时,要及时报告给经营者,不能视而不见。在火灾发生时,要保持冷静,迅速采取行动,协助组织顾客疏散逃生,利用消防器材进行灭火,为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监管部门同样责任重大,要加强对九小场所的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执法。定期对九小场所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下达整改通知,督促场所负责人限期整改。对那些拒不整改或者整改不到位的场所,要依法进行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同时,监管部门还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做好九小场所的消防管理工作。

消防安全,人人有责。让我们携手共进,从每一个细节做起,从每一个九小场所做起,共同防范火灾,为我们的生活构筑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安全、美好

                                                                                                                      


会员之家

最新更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