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的消防宣传月!今年咱们的主题是 “全民消防、生命至上 —— 安全用火用电”,听起来是不是很实在?其实消防这事儿离咱们一点都不远,每天做饭、开灯、给电动车充电,都离不开用火用电,稍有疏忽就可能酿成危险。今天就跟大家好好唠唠,怎么让安全跟着咱们的生活走,把火灾隐患挡在门外。
先说说为啥今年要特别强调“用火用电”。你可能不知道,根据消防部门的数据,近几年居民住宅火灾里,超过六成都是用火用电不当引发的。前阵子看到个案例,有户人家晚上煲汤忘了关火,出门遛弯去了,结果锅里的汤烧干后引燃了灶台,还好邻居发现及时报了警,没造成人员伤亡,但厨房已经烧得面目全非。还有更常见的,冬天用“小太阳” 取暖,随手搭件衣服在上面,没一会儿就冒烟了;电动车推到楼道里充电,整夜不拔插头,最后电池起火,把整栋楼的逃生通道都堵了。这些案例看着揪心,但其实都是可以避免的,关键就是咱们得把 “安全” 这根弦绷紧。
说到安全,首先得学会“识风险”。咱们日常生活里,哪些用火用电行为是 “雷区” 呢?先说说用火方面。做饭时人不能离灶台,这是老规矩了,尤其是用燃气灶,一旦汤汁溢出浇灭火焰,燃气泄漏就太危险了;冬天用炭火取暖、点蚊香,一定要远离窗帘、被褥这些易燃物,睡前最好检查一遍是否熄灭。再说说用电,这可是隐患重灾区。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家里的插座?有些人为了图方便,一个插线板上插满了电器,空调、电暖器、电磁炉一起开,电流过载很容易引发短路起火;还有那些用了五六年的旧电线、旧电器,绝缘层老化了就容易漏电起火,该换就得果断换,可别心疼那点钱。另外,电动自行车充电也是个大问题,国家早就明确规定不能进楼入户充电,也不能在楼道里停放,很多人觉得“充一会儿没事”,但火灾往往就发生在 “这一会儿” 里。
光知道风险还不够,得学会“查隐患”。其实消防安全自查一点都不复杂,咱们在家就能做。消防部门一直倡导的 “三清三关” 大家一定要记牢:清走道、清阳台、清厨房可燃物,关燃气、关电源、关门窗。每天出门前花两分钟检查一下,灶台关没关?插线板是不是都拔了?阳台有没有堆纸箱、旧衣物这些易燃物?楼道里的消防通道有没有被杂物堵住?这些小事看着不起眼,但都是守护安全的关键。如果觉得自己查不全面,现在很多社区都会组织志愿者、网格员上门排查,他们有专业的知识,能帮着找出咱们忽略的隐患,大家可别拒绝这份“安全福利”。另外,今年宣传月期间,很多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和消防救援站都对外开放了,带着家人去参观一下,看看火灾案例、学学安全知识,比光听别人说管用多了。
万一真遇到火灾,可别慌了神,“会自救” 才是最后一道防线。首先要记住,小火能灭就灭,大火赶紧跑。如果是厨房油锅起火,千万别用水浇,赶紧盖上锅盖,或者往锅里倒点食盐,火很快就能灭;如果是电器起火,先断电再灭火,要是没断电,就用干粉灭火器,别用清水直接泼。说到灭火器,很多人家虽然备了,但真到用时就慌了,其实操作特别简单,记住“提、拔、握、压” 四个字:提起灭火器,拔掉保险销,握住喷管对准火焰根部,用力按压手柄就行。另外,逃生的时候一定要弯腰低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因为火灾中的烟雾有毒,弯腰能减少吸入;千万不能乘坐电梯,要走疏散楼梯,要是房门发烫,说明外面火势已经很大了,就别开门了,赶紧在窗口呼救,等待救援。
可能有人会觉得,“消防是消防员的事,跟我没关系”,这种想法可就错了。消防工作讲究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消防员再勇敢,也不如咱们从源头杜绝火灾。今年的消防宣传月主题强调“全民消防”,就是说消防安全不是某一个人的事,而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社区组织消防演练,大家别觉得是走过场,认真参与才能学会逃生技能;看到身边有人违规动火用电,比如在楼道里给电动车充电,或者商铺里违规堆放易燃物,不妨善意提醒一下,或者通过 “火灾隐患随手拍” 活动举报,这都是在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添砖加瓦。
咱们常说“生命至上”,而守护生命安全,往往就藏在这些日常的小细节里。正确使用燃气灶,不私拉乱接电线,定期检查家里的消防隐患,学会基本的灭火和逃生技能,这些看似简单的举动,却能在关键时刻保护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个 11 月,让我们一起响应 “全民消防、生命至上 —— 安全用火用电” 的号召,把消防安全知识记在心里、落在行动上,不仅自己要做好,还要带动家人、朋友一起参与进来,让每一个家庭都远离火灾,让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守护。毕竟,平平安安才是最幸福的事,你说对吧?